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律师入门 >

约定利息超越法定限额,借款人可否倡导返还?

www.minranhu.com 2024-10-04 债权债务

2021年2月9日,杨某由于做买卖需要资金周转,向杨某科借款30000元,约定月利率2%,杨某科当天通过微信向杨某支付了30000元借款,杨某收到借款后向杨某科出具了借条,并立刻向杨某科转账3000元作为利息。从2021年3月9日至2021年7月27日,杨某通过微信转账方法,分15次共计转给杨某科27000元。

2021年8月28日,杨某科在向杨某催讨其他债务时,杨某的姑父刘某误以为杨某科在催讨27000元这笔债务,遂自作倡导代杨某又向杨某科支付了27000元,杨某科当马上杨某出具的借条交给刘某,由刘某将借条销毁。杨某觉得,从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8月28日期间,杨某科收取利息共计27000元,其中多收取利息 24747元。杨某向杨某科多次讨要多支付的利息,但杨某科拒不退还,杨某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后觉得,该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杨某科是不是收取了超越法律规定上限部分的利息,并且杨某科收取该部分利息是不是有法律依据。

第一应当确定杨某向杨某科借款的本金金额。杨某向杨某科借款当天,即支付给杨某科3000元,根据一般买卖习惯,利息应当在借款之次日开始计算,故该3000元应当认定是偿还的杨某科的本金,杨某科实质支付给杨某的借款本金应当认定为27000元。

第二应当确定杨某、杨某科之间的利息计算标准。杨某、杨某科约定的月利率2%过高,应当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2021年2月一年期贷款市场价格利率3.85%的四倍,即为15.4%计算,杨某科所收取的杨某利息,超越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杨某科应当返还给杨某。

最后,应当计算出杨某应支付给杨某科的利息,结合杨某已经支付的本息,确定杨某科应当返还多收取的金额。27000元本金从2021年2月9日至2021年7月27日根据年利率15.4%计算的利息为1940元。2021年7月27日至2021年8月28日,该1940元的利息计算为25元。杨某姑父在2021年8月28日代替杨某向杨某科支付27000元,多支付25035元,该款应当由杨某科返还给杨某,但杨某起诉只须求杨某科返还24747元,法院予以支持。

Tags: 债权债务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